《疍家糕的歷史與寓意》。
講好非遺故事,傳承非遺文化,讓“青春力量”注入傳統文化。日前,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獲獎名單出爐,肇慶共有18名(組)參賽者榜上有名(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2名),約為獲獎名單公示總人數的1/4,是自該活動創辦以來,我市取得的最好成績。
其中,《疍家糕的歷史與寓意》(周依凌)獲得一等獎,《古法造紙》(張真萍)、《探尋“古法造紙”的文化印記》(王筱悠、陶嘉龍)、《開筆破蒙,禮潤人生——德慶學宮開筆禮》(張家寧)、《端硯制作技藝》(謝甘霖、鄧皓藍)、《疍家糕制作技藝》(張曉萱)獲得二等獎。
根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廣東省教育廳 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 少先隊廣東省工作委員會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關于開展2022年廣東省“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通知》(粵文旅非遺〔2022〕43號),按照客觀、公平、公正原則,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組織專家開展了評審工作,評出一等獎10個、二等獎20個和三等獎50個。
為提前做好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預熱工作,在肇慶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的指導下,由肇慶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動廣東非遺夢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等單位,于今年4月至6月舉辦首屆“非遺夢杯·肇慶非遺少年說”演講大賽。經過線上初賽、網絡投票、線下決賽,培育了百名“肇慶非遺小主播”,集中展示了肇慶非遺保護傳承成果。
賽后,肇慶市文化館(肇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泛發動、指導并組織“百名肇慶非遺小主播”積極報名參加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共同講好肇慶非遺故事,以此提升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知力、傳播力與文化自信。
西江日報記者 李振昭 陳明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