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楊麗娟
近年來,“主動脈夾層”這種兇險的心臟疾病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且呈現年輕化趨勢,“主動脈夾層”是什么???為什么主動脈夾層死亡率這么高?怎樣判斷自己是否突發主動脈夾層?近日,記者就此采訪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負責人賴紹斌主任醫師。
賴紹斌介紹,主動脈壁分內膜、中膜、外膜三層,內膜撕裂后,血液從撕裂口進入主動脈中層及外膜,導致主動脈壁分層,形成真腔和假腔,故稱為夾層。如果血流沖破變薄的主動脈壁,就會導致血管壁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
“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增齡,是主動脈夾層的重要易患因素。另外,還有遺傳和先天中層結構發育不良,也是主動脈夾層誘發因素之一。”賴紹斌說,其中約3/4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有高血壓,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為常見和最主要的一個誘發因素。血管內長期壓力高,血液會把主動脈內膜給撕裂,久而久之會形成夾層。
由于高血壓大部分人沒有癥狀,沒有得到重視,危險性很隱蔽。因此,患高血壓的患者應該高度重視疾病,如果血壓略高(上下偏差不超10毫米汞柱),要密切觀察,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調整飲食和運動干預,如一至兩個月未得到改善,就應該要藥物干預,控制好血壓。
賴紹斌說,主動脈夾層表現為胸痛,發病急,持續時間長,表現為劇烈的、撕裂樣疼痛,是一種危急重癥,死亡率與救治時間密切相關,猝死率達3%,24小時內死亡率高達25%,48小時內死亡率達30%—50%,一周內的死亡率達60%—70%。因此,如突發胸痛,要緊急呼救、送醫治療。
對于有些人出現胸痛就服用阿司匹林的做法,賴紹斌表示,這是不科學的,如是心梗,如無出血情況,服用阿司匹林是有益的,但如是主動脈夾層,服用阿司匹林等抗栓藥物會導致夾層進一步擴大,導致主動脈破裂、甚至死亡風險。
如何預防主動脈夾層?賴紹斌建議,每年定期做體檢,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少油少鹽、戒煙戒(限)酒,堅持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